盛盈

写文即毕业

“上吧少年!” ——又名:拖延症的精妙艺术

20160215


刷阅读简直就是在大碗喝鸡汤,翻一篇洗洗眼。

仍旧官方指南。无授自己乱翻。

但是最后那个方法真的好机智我下次要试一试n(*≧▽≦*)n


***

 

拖延症,即习惯性的浪费时间,一直以来都被轻描淡写地认为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小癖好,但是现在研究人员开始认真对待这一现象了,原因也很现实:五分之一的美利坚人民承认他们受到了拖延症的困扰,而这个数字从1970年到现在涨了十五个百分点。研究者至今无法解释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比例的迅速上升,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拖延症正在大肆破坏人们的生活。最显而易见的一个方面就是拖延症使人们错过了死线或者没完成目标,妨碍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损失不止这些。拖延症患者互相推诿,撕毁约定,使得自己在工作上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一落千丈;而这对于身体健康也并有害处。一个研究表明,在一个学期中,拖延的大学生明显比他们的同龄人更容易免疫力下降、得肠胃疾病,或者失眠。

 

拖延症有得治吗?大家都承认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是有些自成一家的拖延症治疗师创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虽然他们的成功大多是个例,但是其中的一些策略至少为今后的研究指出了一些有前景的方向。

 

职业顾问艾米·赛克斯关注的是问题的根本。她说,第一要勇于接受小伙伴带来的压力。很多减重或帮助小组鼓励成员向一个更大的社交圈里的人负责;这种社交关系网对于拖延症来说同样有效。观念转变也一样重要。“当我们想让别人为我们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们要把它推销出去,”她观察到,“而当我们自己得去做的时候,我们又千方百计找借口逃避。”其实我们应该激发自己的兴趣,然后试试看能不能把我们要做的重要项目弄得更吸引人一点,比如把它们想象成小竞赛或者寻找真相任务。要是所有这些方法都不管用,赛克斯认为我们必须自我补偿,最好是在工作完成后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奖励。“奖励不用很多,”她说,“煎饼,一个热水澡,或者你最喜欢的一集电视剧都可以。”

 

这些建议也许太大众了,有些人想出来的办法考虑了更多人脑的弯弯绕。其中一个方法是由侦探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创出来的。他的方法建立在一个基础但是非常重要的观察之上:拖延症患者其实很少干坐着,他们倾向于去做一些有点用但又比较轻松的活:吸吸床后的灰尘啦,整理整理冰箱啦,擦擦窗户啦,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他们更不愿意回到最初的工作上来。钱德勒的方法,就是留出一段时间来,在这段时间里要么什么都不做,要么去完成需要完成的那一件事。这在他的侦探故事写作上非常有效。静坐,无法享受到做零碎活的满足感,他慢慢地就觉得无聊得浑身发痒,于是过不了十分钟五分钟,这种变得无法忍受的感觉就迫使他开始写故事了。

 

另一位拖延症患者,哲学教授约翰·派里,他想出的办法立于与钱德勒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即拖延的人常常很擅于做一些有用的边缘性任务,而恰恰不是那些他们应当去做的正事。他以此推测阻碍我们顺利完成工作的其实并不是拖延机制本身,而是我们如何给我们的任务排序。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拖延症患者明天早上八点要交一份作业,那他很有可能发现自己正在削铅笔而不是写作业。“但是如果他要做的就只有削铅笔,那么整个地球上都没有什么力量能够让他去削铅笔的。”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按照重要性排序,然后把最紧迫的任务往后稍微移一点:把那些看起来就让人头疼又很重要但实际上并不的任务放在最前面,然后把最紧迫的任务放在它们后面。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说服他自己当下最重要的是清理一遍电子邮箱,或者把那本才看到一半的蒙尘的旧书看完,那么在死线前写完论文好像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一个最优的选项了。

 

如果古希腊人没能打败拖延症,而且现代社会中所有的生活指导师、顾问以及励志演说家也无法将其从我们的生活中抹除,那么要完全消灭拖延症大概是不可能的。但是,正如这些反拖延症大师的事例所表明的,正确的方法还是能够减轻它的影响的,只要你能够抽出时间来试一试。


评论
©盛盈 | Powered by LOFTER